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到仲举等付廷尉光大元年八月 陈朝 · 陈伯宗
 出处:全陈文卷三
到仲举庸力小才,坐叨显贵,受任前朝,荣宠隆赫,父参王政,子据大邦,礼盛外姻,势均戚里,而肆其骄暗,凌敖百司,遏密之初,擅行国政,排黜懿亲,欺蔑台衮。
韩子高蕞尔细微,擢自卑末,入参禁卫,委以心腹,蜂虿有毒,敢行反噬。
仲举、子高,共为表里,阴构奸谋,密为异计,安成王朕之叔父,亲莫重焉,受命导扬,禀承顾托,以朕冲弱,属当保祐,家国安危,事归宰辅,伊周之重,物无异议,将相旧臣,咸知宗仰;
而率聚凶徒,欲相掩袭,屯据东城,进逼崇礼,规树仲举,以执国权,陵斥司徒,意在专政,潜结党附,方危社稷;
赖祖宗之灵,奸谋显露,前上虞陆昉等具告其事,并有据验,并克今月七日纵其凶恶。
领军将军明彻,左卫将军卫尉卿宝安、及诸公等又并知其事,二三舋迹,彰于朝野,反道背德,事骇闻见。
今大憝克歼,罪人斯得,并可收付廷尉,肃正刑书,罪止仲举父子及子高三人而已,其馀一从旷荡,并所不问(《陈书·到仲举传》)
释疑 唐 · 元行冲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二
客问主人曰。小戴之学。
行之已久。康成铨注。
见列学官。传闻魏公。
乃有刊易。又承制旨。
造疏将颁。未悉二经。
孰为优劣。主人荅曰。
小戴之礼。行于汉末。
马融注之。时所未睹。
卢植分合。二十九篇。
而为说解。代不传习。
郑絪子干。师于季长
属党锢狱起。师门道丧。
康成于窜伏之中。理纷拿之典。
志存探究。靡所咨谋。
而犹缉述忘疲。闻义能徙。
具于郑志。向有百科。
章句之徒。曾不窥览。
犹遵覆辙。颇类刻舟。
王肃因之。重兹开释。
或多改駮。仍按本篇。
又郑学之徒。有孙炎者。
虽扶元义。乃易前编。
自后条例支分。箴石閒起。
马胄增革。向踰百篇。
叶遵删修。仅全十二。
魏公病偫言之错杂。䌷众说之精深。
经文不同。未敢刊正。
注理睽误。宁不芟砻。
成毕上闻。太宗嘉赏。
赉缣千匹。录赐储藩。
将期颁宣。未有疏义。
圣皇纂业。耽古崇儒。
高曾规矩。宜所修袭。
乃制昏愚。甄分旧义。
其有注遗往说。理变新文。
务加搜穷。积稔方毕。
具录呈进。敕付偫儒。
庶能斟详。以课疏密。
岂悟章句之士。坚持昔言。
特嫌知新。欲仍旧贯。
沉疑多月。摈压不申。
优劣短长。定于通识。
手成口荅。安敢铨量。
客曰。当局称迷。
傍观见审。累朝铨定。
故是周详。何所为疑。
不为申列。荅曰。
是何言欤。谈岂容易。
孔安国中书。会巫蛊事。
经籍道息。族兄臧与之书曰。
相如常忿俗儒。淫词冒义。
欲拨乱反正。而未能果。
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
浮学守株。比肩皆是。
众非难正。自古而然。
诚恐此道未申。而以独智为议也。
则知变易章句。其难一矣。
汉有孔季产者。专于古学。
有孔扶者。随俗浮沈。
扶谓产云。今朝廷皆为章句内学。
而君独修古义。修古义。
则非章句内学。非章句内学。
则危身之道也。独善不容于代。
必将贻患祸乎。则知变易章句。
其难二矣。刘歆以通书属文。
待诏官署。见左氏传而大好之。
后蒙亲近。欲建斯业。
哀帝欣纳。令其讨论。
各迁延推辞。不肯置对。
刘歆移书责让。其言甚切。
博士等。皆忿恨之。
名儒龚胜。时为光禄
此议。乃乞骸骨。
司空师丹。因大发怒。
改乱前志。非毁先朝所立。
帝曰。此广道术。
何为毁耶。由是犯忤大臣。
惧诛求出。为河南太守
宗室不典三河。又徙五原太守
以君实之著名好学。公仲之深博守道。
犹迫同门朋党之议。卒令子骏负谤于时。
则知变易章句。其难三矣。
子雍规元数十百件。守郑学者。
时有中郎马昭。上书以为缪。
诏王学之辈。占荅以闻。
又遣博士张融。案经论诘。
登召集。分别推处。
理之是非。具呈證论。
王肃酬对。疲于岁时。
则知变易章句。其难四矣。
卜商疑圣。纳诮于曾舆。
木赐近贤。贻嗤武叔
自此之后。唯推郑公王粲称伊洛巳东。
淮汉之北。一人而已。
莫不宗焉。咸云先儒多阙。
郑氏道备。窃嗟怪。
因求其学。得尚书注。
退而思之。以尽其意。
意皆尽矣。所疑之者。
犹未喻焉。凡有两卷。
列于其集。又王肃郑六十八条。
张融覈之。将定臧否。
称元注泉深广博。两汉四百馀年。
未有伟于元者。然二郊之祭。
殊天之祀。此元误也。
其如皇天祖所自出之帝。亦元虑之失也。
服虔释传。未免差违。
后代言之。思宏圣意。
非谓扬巳之善。掩人之名也。
何者。君子用心。
愿闻其过。故仲尼曰。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是也。而专门之徒。
恕已及物。或攻先师之误。
如闻父母之名。将谓亡者之德言
而见压于重壤也。故王邵史论曰。
魏晋浮华。古道夷替。
王肃杜预。更开门户。
历载三百。士大夫耻为章句。
唯草野生以专经自许。不能究览异义。
择从其善。徒欲父康成
子慎。宁道孔圣误。
讳闻郑服非。然于郑服甚愦愦。
郑服之外皆雠也。则知变易章句。
其难五也。伏以安国尚书
刘歆左传。悉遭摈于曩叶。
见重于来今。故知二人之鉴。
高于汉廷远矣。孔季产云。
物极则变。比及百年外。
当有明直君子。恨不与吾同代者。
于戏。道之行废。
必有其时者欤。仆非专经。
䍐习章句。高名不著。
易受轻诬。顷者修撰。
殆淹年月。赖诸贤辈能左右之。
免致愆尤。仍叨赏赉。
内省昏朽。其荣巳多。
何遽持一巳之区区。抗偫情之噂。
舍勿矜之美。成自我之私。
触近名之诫。兴犯众之祸。
一举四失。中材不为。
是用韬声。甘此沈默也。
银青光禄大夫海濮饶房睦台六州刺史上柱国汲郡开国公康使君神道碑铭776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君讳希铣。
字南金
其先出于周。
武王同母少弟卫康叔封之后也。
史记云。
成王长用事。
康叔周司寇
赐卫宝祭器。
以彰有德。
封子康伯
支庶有食邑于康者。
遂以为氏。
周代卫大夫
至汉有东郡太守超。
始居汲郡
超之裔孙魏强弩将军权。
权生虎贲中郎将泰。
泰生□太守威。
威生兰陵令奋节将军翼。
晋元帝过江。
吴兴郡
因居乌程
事见山谦之吴兴记。
翼生豫章太守镇。
镇生征虏司马建武将军钦信。
钦信生晋熙王兵曹参军黯。
黯生南台郎高。
高生齐骠骑大将军孟真
孟真生梁散骑侍郎僧朗
僧朗陈给事中五兵尚书宗谔。
为山阴令。
子孙始居会稽
遂为郡人焉。
曾祖孝范
江夏王府法曹临海县
祖英。
齐王府骑曹江宁县
皇朝随郡王行军仓曹
父国安。
明经高第。
以硕学掌国子监
三馆进士教之。
策授右典戎卫录事参军
崇文馆太学助教
博士白兽门内供奉崇文馆学士
杭州长史
君即长史府君叔子也。
年十四。
明经登第
补右内率府冑曹。
应词藻宏丽举甲科。
秘书省校书郎
左金吾卫录事参军
应博通文史举高第。
太府寺主簿
转丞。
又应明于政理举。
洛州河清
朝散大夫泾州司马德州长史
定州
突厥侵轹。
君以偏师抗之。
海州刺史
上功。
以敕书赐方岳绣袍一领。
杂䌽二百段。
下车未几。
诏择政术尤异者。
察使奏公。
恩制褒异。
濮州
银青光禄大夫
封汲郡开国公
策勋上柱国
饶州
入为国子司业
以言事贬房州
睦州
台州
所至之邦。
必闻美政。
开元初入计至京。
抗表请致仕。
元宗不许。
仍留三年。
请归乡。
敕书褒美。
赐衣一袭。
并杂䌽等。
仍给传驿至本州。
冬十月二十有二日
不幸遘疾薨于会稽觉允里第。
春秋七十一。
夫人陈郡殷氏。
太子中舍人闻礼之曾孙。
右清道率令德之孙。
洛州录事参军子恩之第五女。
睿宗先天二年丹阳郡夫人
公薨之年。
殁于东都章善坊私第。
春秋六十九。
嗣子朝散大夫婺州司马汲郡公元瑛会稽县元瑾宣州司士京兆府奉先会稽县元玚朝议郎获嘉丞元瑰等。
虔以天宝四载七月四日
窆于山阴县篱渚村之先茔。
卜远日而合葬焉。
礼也。
呜呼。
君负不器之姿。
包周身之智。
宽仁且惠。
悫愿而恭。
金玉其相。
敬明其道。
文意丽藻。
二雅所祇。
政事优长。
百僚所则。
尝撰自古以来清白吏图四卷。
仍自为序赞。
以见其志。
宰相黄门侍郎韦承庆中书舍人马吉甫等美而同述焉。
盛行于世。
海州时。
君兄德言右台侍御史
弟为偃师
俱以词学擅名。
时同请归乡拜扫。
朝野荣之。
狄仁杰岑羲韦承庆嗣立元怀景姚元崇友善。
至是咸倾朝同赋诗以饯之。
近代未有此比。
君之四代祖至于大父。
诸王掾属者七人。
尚书郎给事中侍御史者二人。
君之先君崇文学士府君有文集十卷。
注駮文选异义二十卷。
汉书十卷。
自述文集二十卷。
元昆修书学士府君文集十卷。
撰词苑丽则二十卷。
海藏连珠三十卷。
累璧十卷。
秘书监集贤院侍讲学士□元撰周易异义二十卷。
秀州长史元瑰著干禄宝典三十卷。
刑部员外郎璀男美原南华撰代耕心镜十卷。
□□□□□□百二十卷。
君之先君至南华
四代进士
登甲科者七人。
明经者一十三人。
时君□□□□□门颇盛美矣。
君之女曰辨惠。
盩厔县陕郡长史郜象釴之妻。
君之孙台州司户参军□□□先岁而卒。
汾州田参军真弼。
德州平昌县辅旻。
元学生曙。
怀州武陟憺。
宣州南陵渭。
贡明经纬纶。
皆修身践言。
敦诗说礼。
绍承馀训。
克禀义方。
及君告老。
邹自然陈光璧闾邱景阳陶暹送至越州
邑子谢务迁僧陆鉴校书郎陈齐卿恒为文酒之会。
论者休焉。
惬求旧之念。
乞言之礼。
天乎不慭。
其恨若何。
大历十一年
元瑰(阙九字)乞愿言刊勒。
惧没徽猷。
求无愧之词。
垂不朽之事。
顾惟末学。
曷足当仁。
铭曰。
汲公恂恂。
德懋而淳。
济济多士
东南有筠。
缉熙代业。
词章发身。
佐军貔虎。
典校麒麟。
三擢昆玉。
再司□□鹏翔海汭。
骥展河漘。
骤贰嘉州
锡命斯频。
绣宠方岳。
荣加搢绅。
六登□洽胶庠□□□□□□华墓表申。
□□见节文昭友仁。
悬车告老。
衣锦颐神。
连璧袭懿。
梓泽齐彬。
馈酳未济。
舂濛遽沦。
朝廷惋悼。
远近悲辛。
季子象贤。
恐惧郁堙。
嘉猷鸿伐。
千秋不泯。
杜鸿渐兼东都留守 唐 · 杨炎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一
门下。
东周召公相宅。
西汉萧何居首。
则保之寄。
多属辅臣。
今以庙堂硕老。
坐而敷政
和恒居师。
用乂厥服。
特进门下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山剑副元帅太清宫使崇元馆大学士上柱国卫国公杜鸿渐
诞受天和。
陶合一气。
德言敬直
动于神明。
定义中兴。
光赞大业。
陈三代之礼乐。
成一朝之制度。
雄词奥学。
洞究天人。
以道弼予。
于兹五载。
每有大事。
乃心忠勤。
至于危难。
尤思赴蹈。
叶和堂上之谟。
匡济天下之务。
出镇梁益。
西南晏然。
人之具瞻。
朕所毗倚。
实仗宏化
兼抚东郊。
宜以二南之风。
用增九鼎之重。
可兼东都留守
馀如故。
主者施行。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左卫将军致仕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南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吴公墓志铭(并序 咸平五年三月 北宋 · 张舜宾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千唐志斋藏志》下册第一二五八页
往者起自古公,遒迁都而渡水。
逮于泰伯□让国以推贤,而后太守名高,元臣望重,不泯西河之美,□符东汉之荣。
从此历年奇人靡绝,交相文武,次第轩裳,世□望族,至今匪移旌节。
公,大梁人也,讳元载字咸熙
曾祖赠邠国公,曾祖母追封晋国太夫人
祖赠齐国公,祖母追封秦国太夫人
皇考讳廷祚,赠燕王
皇妣追封燕国太夫人
先夫人李氏,早亡。
公即燕王之第二子也。
九苞应瑞,一角呈祥。
年未佩觿,便识趋庭之训;
岁将怀橘,先敦许国之心。
大宋建隆元年燕王密地,有敕除授将仕郎右春坊太子通事舍人
不出年,赐绯鱼袋。
建隆三年,国家以秦庭右限,群戎左邻,诸国若非英干,孰可抚临。
舆论以燕王名重当时,位权枢要,足以典斯巨屏,固彼咽喉。
天子以中外誉高,旋令出镇。
公念爱育恩厚,虑参省有疏,不欲暂违,是得同往。
建隆三年,宣补充秦州衙内都指挥使
燕王以义化仙煦,未期政成,夜犬不惊,晨羊罢市。
厥有雍民称困,秦郊告丰,嘉声四飞,遽入辰听。
承制命移节永兴
屏弃奸豪,苏活疲瘵,布理之要,有如在秦。
乾德二年,补充永兴军衙内都指挥使
无何,天不慭遗,摧我梁栋。
开宝四年,遗表授东头供奉官
太平兴国三年,补充閤门祗候
不出年,敕借西上閤门使,充契丹国正旦国信使
公春秋未壮,辞气迈伦,情动单于,弥欲相脔。
虽生睚眦,我乃不惧于临危;
纵发咆哮,我乃不忘于报命。
单于都知骨鲠,许促康庄,高格莫俦,大节难夺。
太平兴国五年,授扬、楚八州四军都巡检使,雅符人望,不徇斯言。
庶事尽公,□有欺诈,寇皆削迹,民贺息肩,讴谣之声,喧噎衢□,斑白稚齿,谁不欣然晏如也。
太平兴国九年,授西上閤门副使
不出年,授知陕府军府事。
来暮之歌,首盈耳矣;
悬鱼示约,次闻境矣;
劝课农桑,民不饥矣。
雍熙三年,授知秦州军州事,兼管界沿边都巡检使
玉冷难热,高更贞,爱物廉勤,悉同前日。
端拱元年,授西上閤门使检校司空
不出年,又授知秦州军州事,兼管界沿边都巡检使
将期居境,秦民共闻,挈老携童,壶浆塞路。
复临旧理,清风自高。
淳化二年,授使持节富州诸军事富州刺史
不出年,授知成都府事兼管内桥道事。
从晨至暮,案牍盈箱,公躬览悉周,全亡倦色。
讵容势援,是枉皆原,因得囹圄时空,居人安堵。
逮至获替离任,狂寇聿兴,聚众繁多,将图割据。
千寻碧嶂,横杀气以犹□;
四面青山,布遗骸而欲满。
□□公独全骨肉,安然得归,岂不谓天助善人,神扶有德!
谁料薏苡兴谤,囊衣有猜,自□□□□京路费犹寡。
后因□悉,脚膝酸疼,未许寻医,卒成谗搆。
亦非有志傲世,诚为无心拂尘。
□□出水名驹,遂俄然而就绊;
抟风巨翼,当一旦以□垂。
巧言如簧,信不虚矣。
淳化五年,责授郢州团练副使
公自叹时命,终无恨言。
至道二年,奉敕落责授,授单州团练副使
至道三年,授左卫将军致仕。
怡然道在,乐于修仁
解印陶生,谅不辜于此日;
归山谢傅,诚得趣于当时。
奈何宿𤵫无瘳,浮生若梦。
呜呼!
昊天不吊,哲人其萎。
公以咸平三年十一月三日薨于东京景宁坊私第,享年五十三。
咸平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归祔于西京洛阳县平乐乡张阳村,祔先王之旧茔,礼也。
兄弟五人:兄元辅左卫大将军,平川刺史,不幸早亡。
君子表,文武不遂,时彦亲狎,手足友于。
清白在官,私门垂训。
观乎伟量,四溟才可盈其樽;
酌彼雄图,六合方得满其志。
长弟元范内殿崇班
动皆成礼,言必中规,宛有士风,不凋令□。
次弟元扆,宣州节度观察留后驸马都尉
爰从稚齿,便异诸童,不矜辨李之能,已慕偷灯之学。
天分岐嶷,神卫经行。
才及成人,高联国戚。
温良自牧,未见其继,芳躅以挺生,诚异人而间出。
次弟元吉供奉官閤门祗候
深蕴才术,克绍弓裘,凡所历官,政有可采。
次弟元庆供奉官閤门祗候
耽味坟典,翱翔古今。
势夺腾凌,胸蓄英。
一门称虎,夺贾氏之威名;
诸弟连龙,胜荀家之美号。
公娶太原郡郭氏,故郭中令之女,先公而殁,封太原县君
后娶清河张氏,故张侍中之女,封清河县君
后娶郭氏,是先县君之妹也,封太原郡夫人,今合祔焉。
胤子五人:长曰昭睿,不仕早亡。
次曰昭明,左班殿直
孝恭弥笃,岂斯须而暂亡;
天性是拘,每竟夕以如割。
次曰昭矩,将仕郎、守广文馆助教
疢心在服,泣血有类于高柴
垢面倚庐,执节可齐于陶侃
次曰昭用,未仕。
缠哀处默,终岁块然;
痛骨无□曾莞尔。
次曰天水□虽居童稚,皆有老□,自失所天,鄙于戏玩。
女一人,适寄班右侍禁刘承渥,是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刘太傅之子也。
德言温顺,既深契于宜家;
功容又俱,动不遗于母训。
噫!
孔子圣人也,时不我与,历聘诸侯,□得宾者,遂□□泣□,犹尝叹拘。
卜商,门人也,万一非偶文侯拥彗,仰同日月,时也,命也,昭然可知。
公举善惟人,出于当世;
竭□□国,赫其朝右。
太祖时,授加勋皆检校,凡五。
太宗时□加勋阶检校食邑凡七,□奖喻敕书凡三。
公至于忠信笃敬,奢俭相得,光绝前后,可为人师,备述奚尽,聊取梗概而已。
舜宾也□非挟笔,学昧怀蛟,屡接芳尘,久栖门馆。
次子殿直见托,敢录荒辞,乃为铭曰:
代今宋兮运之昌,岁为□今年之良。
丹旐悠悠兮出大梁,双轮轧轧兮指此邦。
□与日兮俱云□,身虽谢兮名益芳。
东齐野叟张舜宾撰。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七一八。
贤妃苗氏进封德妃制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二、《华阳集》卷三七、《皇朝文鉴》卷三五
帝居六宫之制,率辅于皇猷;
天极四星之华,实裨于壶事。
朕嗣膺邦统,思穆人伦,褒临妃掖之英,化始宸闱之顺。
命龟荐日,班綍布朝。
贤妃苗氏性资惠明,仪度閒肃,居蹈箴图之戒,动循珩佩之和。
八月良家,早被后庭之选;
平阳别馆,爰开贵主之祥。
而能进远骄华,举思谦畏。
褕衣奉祀,上以赞于后勤;
彤史流徽,下以仪于嫔则。
庸贲德言之茂,益隆位序之崇。
名以副劳,议非能典。
于戏!
坐而论妇之礼,盖视三公之尊;
内有进贤之心,始安君子之佐。
维正道然后式于外,顾私谒不可黩于中。
往服训辞,永绥宠命。
可。
论城古渭州有四不可疏1052年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公是集》卷三二、《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九、《宋元学案补遗》卷四、《江右文钞》第四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今月二十二日奏公事,臣得预上殿,亲闻德音,以谓古渭州存之则为害,弃之则伤威,两者未决,询及左右,指音恳恻。
臣诚独美陛下聪明谦逊,好谋无穷也。
臣虽不闻公卿之议,然臣之愚,以为弃之便。
何者?
朝廷与羌戎约和久矣,今一旦夺其地而城之,弃明信,规小利,使夷狄有以窥中国,不可一也。
羌戎种落非一族也,自见稍侵,必人人怀疑,交谋间谍,以新城为比,或能相率大为边患,不可二也。
自始筑城,到今半年耳,所费已钜万计,秦州为空竭,而调终馈运,不可胜纪。
设复屯兵守之,日引月长,财尽力竭,则关中皆可忧,不可三也。
向者虏出争利,多杀官军数千人,后虽击破其众,足以相当,而虏怨益深,其志复得故地而已。
兵若不解,忧患方起,不可四也。
假令新城足以蔽秦州,长无羌胡之虞,虽倾国守之可也。
不然,地形便利,贼能乘之,以窥边圉,虽倾国争之可也。
今失所重轻,而糜国财用,困民力,损士卒之命,以贪此咫尺之地,计功则可辱,言利则可耻,虑患则可忧,昭昭甚明。
而谈者不忍决之,谓为伤威,臣所不谕也。
昔者舜伐三苗,三苗不服,益赞于禹,班师振旅,而有苗来格。
由此观之,帝王之威,在使物畏之,不在使物恶之。
故动以义,顺于理,则物畏之矣;
动以利,逆于理,则物恶之矣。
畏之则服,恶之则侮,自然之道也。
武帝丞相御史之请,而止不田车师、轮台,则天下复平。
元帝贾捐之之策,而罢珠崖,则中国复安。
故以德言之,则不过舜禹;
以强言之,则不过汉武帝
以驭夷狄也,患枉于义,不患力不足也;
患逆于理,不患威之捐也。
惟陛下察于此两者,以观利害之熟在,谋之贵多,断之贵独。
明鉴所以见容,古事所以知今。
臣不胜狂直之至。